公司设计建造的两艘剑湖管护船由中国电建向剑川县交付使用
11月3日,中国电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代表中国电建向剑川县捐赠两艘由公司设计建造的新型管护船,助力剑湖找回水清岸绿重现“海门秋月,海面渔灯”的画意诗情。剑川县委书记李增堂致辞,副县长李新奇主持仪式。
丁焰章在捐赠仪式上表示,中国电建着眼定点帮扶县所急、所需、所盼,把剑川的事当成企业自己的事,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推动剑川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全力协助剑川做好剑湖湿地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本次捐赠船舶,就是要以实际行动为剑川打赢“剑湖流域治理”攻坚战提供强力支持,让“海门秋月,海面渔灯”的剑湖美景重现,为剑川人民改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为剑川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捐赠的两艘船分别为水质监测新能源船和绞吸式清淤船,由中国电建集团指定港航公司负责设计建造。今年3月在西安阎良生产基地开工建造,9月中旬完成运输、合拢,10月中旬完成设备安装、调试,10月22日试航成功。两艘船均为中国船级社(CCS)入籍船舶,均由中国船级社进行审图、检验。其中,水质监测船核载20人,共上下两层,为单体、单甲板、双电机、双桨、双舵船,具备水质监测、一般客船功能,船长26.25米,船宽5米,设计吃水0.95米,设计航速12千米/小时,动力源为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剑湖湿地保护区内的水质巡查、监测,兼顾剑湖景区游览。绞吸式清淤船船体总长26.5米,型宽5.3米,型深1.5米,最大挖深4米,泥浆流量400立方米/小时,主要用于剑湖湿地保护区内的疏浚作业。
剑湖是剑川的母亲湖,既是当地百姓繁衍生息的家园,又是洱海的水源地。这两艘船的顺利运行,对提升剑湖巡查巡护、水文测量、执法监管和应急抢险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有效保护剑湖河道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推进云南省河湖疏浚的现代化、机械化建设,为中国电建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贡献力量。